English

哲人的意境

1999-08-04 来源:中华读书报 齐 鹏 我有话说

近日来,天已转热。读陈志良博士的新著《荒野的沙沙声——与先哲论道》(新华出版社出版),犹如一股清凉的风,使人欣喜,热意全消。一本书能使人获得如此之多的意境,能体悟到生活中竟有如此之多的哲理,实在大开眼界大开思路。

哲理本在生活中,在人人自己的体验中。哲理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内在的组成部分。能从已有的经历和体会中,进一步上长到哲理,这是人生的一种愉快。读陈志良的书,就能起到这种作用。比如安静,这是人人皆有的体验,但安静到底是什么,人怎样才能获得安静?哲理散文诗《安静便是退到不能再退》,通过对水、球的比较,道出了一种意境。水和球都只有到最低处,才安静下来。人只有像水和球一样,退到不能再退,才能真正获得安静。获得安静需要付出巨大代价,这个代价是“退到不能再退”,一般人不愿付出这样的代价,因此得不到安静。其实安静是无价的,用高价获得无价的安静是值得的。读《安静》这样的散文诗,理解的不仅是安静本身,而是更深的人生境界。读过后精神豁然开朗,意味无穷。

再如“孤独”、“寂寞”、“受骗”,本是人人生活中的常有的体验,通过哲人陈志良的提升,它们都转化为一种意境。人生常常寂寞,但只有极少数的人体验到寂寞的境界。陈志良的《寂寞是你自己对你也是无》散文诗,道出寂寞的真谛。寂寞只有到你自己的存在对你也是没有意义时,你才得到了真寂寞。真寂寞是人生的一大境界,只有在真寂寞时,你才真正悟透许多道理。因而寂寞对人的发展是宝,经受寂寞考验的人往往能够成功。陈志良以辨证的观念写出《热闹,你的名字叫孤独》。许多人之所以要热闹,是因为害怕孤独。热闹的本质是孤独。只有真正体悟到孤独的人,才能淡然面对热闹,面对热闹非凡的社会交往,才能真正按自己的想法去行动。

陈志良的哲理散文集《荒野的沙沙声》由四个部分组成:“走进荒野”、“沙沙文化”、“沙沙人生”、“与先哲论道”,每一个部分都能打开你的思想境界,是一本难得的把人生体悟写得如此透彻的文化精品书。我想,陈志良原本是一个哲学家,是一个努力想跳出纯理论表述的哲学家。如果说,他在《与先哲对话——世纪转换中的中国与传统文化》中,还没有完全走出哲学的理论化表述,那么,在《荒野的沙沙声——与先哲论道》中,完全是一个走出哲学的哲人形象。

哲人与哲学家,应该是两个概念。哲学家是以哲学理论为专长的,以理论思维为表述的哲学专家。哲学家写的是一些专著和论文,是一些概念的运动。哲人,则对哲学进行了框架的变换,把哲学转化为一种精神,一种境界,一种体悟,通过日常生活和日常事件来表达哲理。哲人的表述,不再是概念化的语言,而是诗,是散文,是一种诗化的哲理,是哲理化的诗。陈志良从写哲学专著到写《荒野的沙沙声》,走的正是从哲学家到哲人的转化的道路。《荒野的沙沙声》展现的是一个哲人的风采和文采。

以前,我们把哲学看作是时代精神精华的集中体现。但哲学以灰色的理论出现,离生活有相当的距离,哲学如何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也就成了一个问号。哲学家必须走出哲学,把哲学作为境界、作为灵魂发散到人的日常生活中,发散到诗、散文、文学中,哲学也就为自己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开拓了一条路。陈志良《荒野的沙沙声》一书,展示出哲学在当代的新转向,是哲学走向时代走向生活的新动向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